中华传播通讯社山东潍坊讯(刘敏 路野)“有了镇上的‘点对点’辅导和资源支持,我们收集老档案、考证村史的底气更足了!”近日,山东临朐县柳山镇村志编纂调研组走进辛山村时,该村村志编纂负责人张子举手持刚补充完善的史料初稿,语气里满是振奋。为推动“村村修志”文化工程走深走实,柳山镇组建由主要负责同志带队的调研组,深入后疃村、辛山村、北营村、庙山村等重点村,以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座谈采访的方式,精准督导村志修编、破解编纂难题,全力打造彰显乡村特色的 “文化名片”。

_cuva
调研组一行直奔各村修志一线,仔细查阅村志初稿,与编纂委员会成员、老党员、村里有声望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资料收集、内容编纂、特色挖掘等环节进展,全面压实各村修志责任。“之前我们卡在民国时期的村庄人口变迁史料上,找不到权威依据,多亏镇里帮我们对接了县档案馆,补全了关键资料。”庙山村编纂成员张敬源的话,道出了不少村志编纂团队的心声。针对各村普遍面临的档案资料不全、历史考证难度大等问题,调研组现场梳理解决方案,通过 “镇街牵线、部门联动” 的方式,为各村打通史料获取渠道,有效减少了编纂工作中的 “弯路”。

“编纂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是调研中收集到的高频问题,对此调研组当场给出明确回应。“我们不仅会组织村志修编专题培训,还将搭建‘先进村经验分享平台’,让进展快、特色明的村庄传经送宝,推动各村互学互鉴、共同提升。” 柳山镇调研组负责人表示。柳山镇镇志编纂委员会将持续下沉各村开展 “一对一” 业务辅导,同时整合镇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现有资源,进一步拓宽史料搜集渠道 —— 既挖掘村内存量老物件、老照片、口述历史等 “活资料”,也联动外部档案机构补充权威文献,从 “软件”“硬件” 两方面发力,全方位提升村志编纂质量。

“村志不是简单的史料堆砌,得把我们村的红色故事、庙会民俗写透,让后人能从字里行间找到乡愁!” 座谈中,辛山村老党员张明元的发言引发共鸣。调研组特别强调,各村需聚焦传统民俗、红色记忆等特色资源,突出“一村一品”编纂理念,避免千篇一律。“我们正重点挖掘村里的古桥传说和手工竹编技艺,争取让村志既有历史厚度,又有文化温度。”北营村党支部书记张成全介绍的做法,正是柳山镇推动村志 “见人、见事、见精神” 的生动实践。

“ 下一步,柳山镇将持续强化督导服务,推动村志修编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扎实举措守护乡村文化根脉,让每一部村志都成为传承文脉、凝聚人心、展示柳山风貌的‘乡村文化名片’,为增强文化自信注入持久动力。”柳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编审:张兆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