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播通讯社山东青岛讯(记者 王海涛)2025年11月3日,第四届中日韩创新创业大赛暨中日韩创新合作周在青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是由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青岛基地主办,青岛中日韩知识产权国际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青岛市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承办,青岛创业城市服务办公室、市北区科学技术局、城阳区中日韩协同发展促进中心、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黄河(山东)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11月4日,本届创新合作周同步举办多场高层次智库对话活动,包括由青岛大学医学院牵头的“银发产业智库对话”、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牵头的“中日韩思想库网络国际组织主题智库对话”,以及“中日韩科技人才对接会”。

根据大会组委会、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青岛基地主任王可锋说:智库活动聚焦中日韩三国共同面临的社会挑战,以“科技创新+跨国合作”为核心探索解决方案。其中,“银发产业智库对话”深度剖析了日韩在银发产业领域的应对策略与成功经验,与会专家围绕三国银发产业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展开主题分享,并与青岛大学医学院学生开展互动沙龙,实现经验交流与思想碰撞。据悉,本次创新周上,青岛基地、国际人力资源服务贸易出口基地、日韩护理协会、日本京都食育集团等机构将发起中日韩银发产教联盟,打造银发产业基地,形成银发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

“国际组织主题智库对话”则将焦点放在国际智库与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建设上,深入探讨跨国智库合作与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路径与方法。对话期间,组织韩国专家李香心、李相基与青年学生围绕国际智库与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建设开展互动交流,为青年国际成长搭建优质平台。据悉,中日韩创新合作智库由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青岛基地、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日韩思想库网络、日韩高校与研究机构、行业商协会联合发起,并将与中日韩创新合作周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农业科技、海洋科技、医养健康、航空产业等领域与行业展开智库交流与合作,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科技前沿政策跟踪、日韩期刊中文服务,为国家提供政策集成、产业对接、技术合作等领域的报告与资讯。

中日韩科技人才对接会,在城阳区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举办的科技型企业和人才的服务活动,由城阳区中日韩协同发展促进中心提供相应服务,城阳区是日韩企业荟萃之地,为日韩科技型企业和人才对接和服务,是本届活动的初衷。

服务平台,聚力赋能
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青岛基地四大服务中心为创新赋能
为持续促进中日韩三国创新合作,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青岛基地设立四大专业服务中心,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致力于为三国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支持。
四大服务中心包括:中日韩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中日韩法律服务中心、中日韩媒体宣传中心、中日韩高端人力交流中心。中日韩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提供覆盖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中日韩法律服务中心整合三国优质法律资源,提供权威、专业的法律服务,降低企业跨国法律风险;中日韩媒体宣传中心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推广服务,促进三国企业间的信息互通;中日韩高端人力交流中心则为企业提供高端人才猎聘、跨国人才派遣等服务,破解企业高端人才短缺难题。
四大中心协同联动,构建开放、协同、共享的创新共同体,在三国间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服务生态系统。同时,中日韩标准化与中日韩创新合作智库的创建,使青岛基地真正成为汇聚、配置三国创新资源,催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枢纽。
合作致胜,共创未来
中日韩携手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本届大赛及配套活动是中日韩三国创新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日韩三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各种平台机制不断完善。
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采用“一中心(烟台)、两基地(青岛、威海)、N枢纽节点”的建设架构,致力于加强三国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在联合研究、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目前,青岛基地在国内节点、日韩枢纽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快推进中日韩创新协作网络全面起势。
以创新为舟,以合作做帆。本届大赛不仅是技术的竞技场,更是友谊的桥梁。三国青年正以创新智慧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用科技之火点亮东亚合作的未来之路,携手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东亚新篇章。
主办单位: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青岛基地
承办单位:青岛中日韩知识产权国际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青岛市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心
协办单位:青岛创业城市服务办公室、市北区科学技术局、城阳区中日韩协同发展促进中心、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黄河(山东)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编审:张兆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