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介|李怀和张越 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中华传播 本社公告评论28,608字数 699阅读2分19秒阅读模式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共中央国务院2025年4月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提出:“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我刊2024年第4期首发电子科技大学李怀副教授和北京大学张越副研究员合署的文章《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责编 马相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一是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24年11期全文转载;二是位居我刊2024年度刊文被引榜首。现重点推出其文章摘要和原文链接,以飨读者。

重点推介|李怀和张越  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图片1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24.11)
作者简介

重点推介|李怀和张越  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图片2

李怀李 怀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张 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李 怀   张 越
原文链接: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
摘 要
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在于:“新农企—新农人—新农技—新农地”四位一体的递归循环,有助于形成有序竞争的农业产业形态,可推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而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但在实践中,新农企、新农人、新农技、新农地的发展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为此,可通过“组织再造—主体重塑—科技创新—土地建设”四位一体策略推动其形成与发展。通过“组织再造”的传导力形成“新农企”,通过“主体重塑”的推动力形成“新农人”,通过“科技创新”的内驱力形成“新农技”,通过“土地建设”的创造力形成“新农地”。
来源:新视野杂志

 
中华传播
  • 本文由 中华传播 发表于 2025-05-1317:00:5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icxa.cn/gonggao/2025/05/13/442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